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,会很佩服那些写Slogan写得很好的朋友。因为这不仅考察文案功底,也考验这个团队脑袋里是不是装着策略,好的Slogan未必优美,但是他一定很懂消费者的心思,这就需要有点洞察力。或许你要说,拥有洞察力,这需要绝对的天赋,这点不能否认,不过好的洞察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,于是,我试图从以下三个角度,做一次头脑风暴,一起探讨如何为品牌做一条恰到好处的Slogan。 一、
一切从产品出发:定位即Slogan
我们先从产品说起,前两年流行过一个Slogan的万能公式:“这看起来似乎有一些抽象,来举四个经典的例子:
怕上火(使用场景),喝王老吉(行动指令);
爱干净(使用场景),住汉庭(行动指令);
没事(使用场景),就吃溜溜梅(行动指令);
吃完喝完(使用场景)嚼益达(行动指令)。
然而,这个公式看似简单,在实际的执行当中,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,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去找到正确的场景,同时执行正确的命令。我们拿华与华的经典案例「爱干净,住汉庭」举例。这是一个经典定位理论的中国化,我们先再次复习一下这个定位模型:
1、分析整个外部环境,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以及其价值;
2、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,利用其弱点确定品牌的优势位置—定位;
3、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;
4、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,要有足够的资源去传播,已将其植入顾客的心智。
这里参照华与华官号对该项目的分析,推倒的大致过程,详情大家可以点击原文。
“而我们回到Slogan创作本身,这里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小的提示,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。
创意Tips:
明确品牌或产品特点:slogan要突出品牌或产品的核心特点。
情感共鸣:一个好的slogan应该能够触动消费者的情感,引起共鸣。
口语化表达:slogan的语言通常比较口语化,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。
与品牌或产品高度关联:slogan要与品牌或产品高度关联,能够准确传达品牌的定位和理念。
二、塑造反差感——
如何向消费者介绍我是谁?
类定位的打法,其实随着行业发展的越成熟,从产品角度能够形成的差异化空间也变得越来越拥挤。在某些卖点相对同质化的领域,通过口号赋予品牌/产品一些人格特质+定位打法,成为了不少品牌在营销当中使用的手段。而人格化的塑造,最核心的是要突出一种反差感。比如在奢侈品领域:我们想到奢侈品的slogan,就觉得它应该带有一种凡尔赛味的尊贵,要么是璀璨夺目,要么天生尊贵。作为顶奢的爱马仕,它的slogan却实在反差,爱马仕说它是:「始于1837年的当代工匠」
食物链顶端的品牌或者产品,自然不必明着夸自己有多尊贵,但“工匠”这个身份,给人的感觉是既谦逊而又追求卓越,的确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形容,不仅准确地概括了爱马仕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精神,也传达了品牌对品质、工艺和创新的执着。当我们以行业挑战者的身份出现,这个思路便刚好相反。钟睒睒和他创立的农夫山泉品牌拥有绝对的发言权。钟睒睒亲自操刀了很多堪称经典的slogan。大概是因为记者出身,反而会觉得它突破了很多传统广告人的视角。比如我们学习怎样写好一个slogan的时候,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:超过八个字的slogan会被判定为不及格;
要朗朗上口,删繁就简,合辙押韵。
少用“我”这样的主语,因为不够干脆。
......而钟睒睒的这句,又长又不押韵并且还用了两次主语的:「我们不生产水,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」
却实在有些叛逆和违背常理。但好就好在,农夫山泉将自己的人设设定成为了「搬运工」。以这个人设的特性,形象表达了产品的天然,做为挑战者,挑战了当时饮用水的主流产品纯净水,也成为了营销史的一个经典案例。(当然,要特别强调一下,我是不大关心水圈的江湖恩怨的。此外,我认为,挑战消费认知,是比挑战竞争对手更高明的营销策略,我们拿白酒行业举例:
2023年,一份由中国酒业协会和腾讯联合发布的《2023年白酒行业消费白皮书》,在所有消费白酒的人群当中,95后用户人群仅占比18%,而越年轻的用户对白酒的需求更多体现在社交上。怎么让年轻人成为白酒的忠实粉丝,显然是这个行业头疼的话题之一。当然,也有一些论调,说年轻人不喝白酒是“年龄不到”,有个叫江小白的产品不太信这个邪。回溯到2012年,江小白以白酒行业挑战者身份出现的时候,它打出了:「我是江小白,生活很简单」的口号
区别于把白酒「加在冰激凌里」,「放在咖啡里」,「放在巧克力里」的营销尝试,江小白在意图建立一种,区隔于传统饮酒文化的稳定的文化场域。
从营销的角度来说,江小白的问世,也为白酒的年轻化营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。“创意Tips:
由以上案例也可以证明,以人格化特质塑造品牌的反差感,是一门高明的营销艺术,然而品牌形象是千人千面的,品牌需要根据产品的市场情况、品牌现阶段的主要目的以及充分的行业背调审慎的制定方案。
三、“望梅止渴”策略,
打开消费者的感官感受
你这话说得“酸到”倒牙了!
看到某些令人难受的图片或者文字,会不禁高呼:“辣眼睛”!
有些slogan常常会触动人们感受系统的开关,而感受的力量有的时候确实从超乎想象。“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魏武行役失汲道,军皆渴,乃令曰:‘前有大梅林,饶子,甘酸可以解渴。’士卒闻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”
“望梅止渴”在如今这个时代,大多时候是个贬义,但如果让他变成一种营销策略,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打开消费者感官感受的手段。说到这里,其实钟睒睒还是感受派大师。比如:农夫山泉的另一句令人耳熟能详的Slogan:「农夫山泉有点甜」
传说是在静安寺附近做产品的市场调查,有人喝了一口,脱口而出:有点甜!于是“农夫山泉有点甜”这句就从此诞生。当然,这个小故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句Slogan的创意出处。当时正处在以“纯净水”为代表的某品牌与“矿物质水”为代表的农夫山泉竞争市场份额的关键时刻。“甜”成为了农夫山泉的营销武器:甜让消费者的最先联想到的是口感更好,而更深层的联想是水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也更加健康。而这个故事也给予我们了一个很好的slogan创作思路:1、找到用户,问一问用户的感受到底如何?
2、将“产品主打卖点”与“用户感受”进行有机结合“传播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,而这种交流的本质在于互动和共享。”或许已经不能把Slogan单纯当作是传播卖点的工具。这里想强调一个可以直接出发消费者感官感受的方式,是在Slogan添加“可互动”的传播。依旧以农夫系旗下的“农夫果园”为例,当时农夫果园打出的Slogan是:「农夫果园,喝前摇一摇」
初次知道这句话的时候,自己还不满十岁,我小孩不懂什么传播原理,也不懂什么叫营销,只是觉得这句话又奇怪,又好笑,总有想摇一摇那个饮料瓶的冲动。但是后来总听一些“无聊的大人们”给我讲这个Slogan背后的逻辑,比如:“摇”这个动作是为了增强产品“混合型果汁饮料”这个记忆点,与此同时,果汁里的固态果肉不可溶解,摇一摇看似是一个贴心的建议,实则是在凡尔赛自家的产品用的是货真价实的真水果。后来我也成为了众多“无聊的大人们”当中的一份子,首先是双手赞成上面的说法。但是传播面的东西,我倒是更愿意回到消费者的角度,毕竟传播逻辑清不清楚和内容表达的优不优秀,这是两码事。消费者不需要理解逻辑,消费者需要的是品牌能够传递一些新奇的体验,“摇一摇”这句Slogan做到的是以用户体验为第一优先级,其次才考虑到的是品牌的表达。“创意Tips:
用户是创意的第一优先级;
传播的本质是互动和共享;
策略需要逻辑,但表达需要打破逻辑。
四、小结
以上,从几个较为经典的Slogan案例,一起分析了他们背后的策略逻辑和创意逻辑。但创意的方法论千变万化,本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打开思路,让自己的创意思考更加多元和广博,但另一方面,好的作品是不断研磨和积累的过程,这个过程当中的交流也同样重要。最后,大家平时有什么样的Slogan创意方法呢?欢迎评论区分享~
【往期回顾】
1.快手品牌洞察:2023盈利转正,最性感的营销故事
5.母亲节营销案例复盘,妈妈的人生也是旷野
这就是数英:
这里聚合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优秀营销人才,共同探讨创意进化、品牌增长、商业力量与企业间合作;这里聚合国际与本土一流广告代理商,发布即时动态、分享优质案例、进行人才招聘;这里聚合业界资深作者,以全面视角洞悉行业生态,创作有价值的内容。